茶叶

茶事信息

  • 诸暨十里坪有机茶

    <正>浙江诸暨十里坪茶业有限公司(原浙江东和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7月,位于诸暨市东部山地省级现代农业园区东和乡十里坪,是一家以茶叶生产为主体,集茶叶种植经营、茶文化研究、茶园休闲产业开发的省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注册资金3000万,总资产1.15亿。公司拥有各类茶叶基地20000多亩,其中核心有机茶基地近3000亩,是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浙江省农业科技企业、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企业。公司与中国茶叶研究所和浙江大学茶学系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先后承担省、市、县各级科技项目十多个。公司还与浙江农林大学和绍兴市农林职教集

    2015年01期 v.41;No.161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6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第十一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茶样征集中

    <正>"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创办于1994年,至今已成功举办10届,共计4876个茶样参与评比,是我国茶界历史最悠久的评比品牌。为进一步引导名优茶生产向标准化、清洁化、机械化、可持续化方向发展;为企业搭建平台,培育品牌,扩大宣传渠道,提高茶叶生产水平,提升市场竞争力;为消费者把关茶叶质量,鉴别茶叶品质,倡导绿色健康消费理念,中国茶叶学会决定举办第十一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活动。本届活动

    2015年01期 v.41;No.161 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临安天目青顶

    <正>品名——叙说历史名茶的前世今生天目青顶原称天目山茶、天目云雾茶。早在西汉元始年就有梅福天目植茶的文字记载。唐陆羽在《茶经》中赞道:"杭州临安於潜二县,生天目山与舒州同"。明代被列为"贡品"。清宣统二年在南洋劝业博览会上荣获特等金质奖。1986年被评为浙江省十大名茶。

    2015年01期 v.41;No.161 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3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安吉白茶

    <正>浙江安吉,山川隽秀,绿水长流,是全国首个生态县、首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这里是中国竹乡,有百万亩竹林空气清新、水质甜美、景色怡人的宜居环境,更有云涛林海、飞瀑流泉、四季更替、美仑美奂的诗情画意。安吉是一块气净、土净、水净的"三净之地"。最美的地方肯定会有最好的特产。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农产品的安吉白茶,就是这里最好的特产之一。

    2015年01期 v.41;No.161 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5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东阳东白茶

    <正>东阳在汉代就已产茶,唐朝以来久负盛名,并列入朝庭贡茶。陆羽在《茶经》中也有"婺州东阳东白山与荆州同"的记述。东白茶主产于我市海拔600-1000米的东白山茶区。2013年东阳市茶园面积4.8万亩,茶叶产量2100吨,产值1.4亿元。东白茶现有东白龙井、东白春芽、东白毛峰等绿茶系列产品和东白和品红茶产品,产量1000吨,产值1.2亿元。自1980年开发东白名茶以来,"东白"牌系列名优茶在国际、国内历届名茶评比和博览会中屡获10多个

    2015年01期 v.41;No.161 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3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桂林拓普香料有限公司

    <正>~~

    2015年01期 v.41;No.161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6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浙江名茶仙都笋峰

    <正>仙都笋峰茶,栽培历史悠久,至今已有1000多年,产于国家AAAA级风景区——缙云仙都。缙云县相传是黄帝飞升之地,长期以来,渊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仙都黄帝文化"孕育了仙都笋峰茶文化,茶文化又丰富了仙都旅游内涵。到目前,全县共有茶园5万多亩,其中无性系良种率已达70%,茶叶年产值1.28亿元。仙都笋峰茶选用优良的茶树品种鲜叶,通过摊放→青锅→摊凉分筛→煇锅→整理等独特精湛的加工工艺形成。因

    2015年01期 v.41;No.161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0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浙江大学茶业发展研究院成立大会隆重召开

    <正>2014年12月28日上午,浙江大学茶业发展研究院成立大会在浙大紫金港校区举行。茶界精英,茶企代表,爱茶人士,学院师生,200余人共聚一堂,共画茶业发展蓝图。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周国富,浙江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邹晓东,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杨亚军,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院长张士康,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秘书长王小玲,浙江大学原

    2015年01期 v.41;No.161 18+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4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国际茶树花研发中心在浙江大学成立

    <正>2014年12月26日,中国国际茶树花研发中心成立大会在浙江大学隆重举行。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茶学学科负责人梁月荣教授主持了成立大会。此中心将利用世界上丰富的茶树花资源,汇聚国内外茶学、食品科学、天然产物化学、机械、农业生物技术和医学等多领域的科学家,通过产学研融合,开展茶树花综合利用,实现茶树花资源在应用基础和产业技术方面的创新性突破。此中心是由中茗茶树花科技有限公司

    2015年01期 v.41;No.161 28+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2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磐安县生态茶园春意浓

    陈新森;

    <正>连绵茶山,春意盎然。2月25日,羊年春节后上班第一天,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葛慧君赴联系点磐安县尚湖镇开展"上下同欲抓落实,齐心助推开门红"调研活动,进基地,问农事,访民情,面对面听取基层干部群众心声,共同探讨抓落实促发展对策。走访首站定在乡村生态茶园。磐安是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县有茶园面积8.7万亩,玉山台地是该县茶叶主产区,光尚湖镇就有

    2015年01期 v.41;No.161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浙江茶情(1)

    金晶;陆德彪;刁学刚;

    <正>1我省审定通过两个茶树新品种近日,省农业厅发出第3号公告,公布了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结果,"景白1号"和"景白2号"两个新品种名列其中,并公布了审定通过的两个茶树品种的特征特性和审定意见。通过审定新品种的编号分别是浙(非)审茶2014001和浙(非)审茶2014002,其品种选育来源是惠明茶树品种变异,经多年多点试验,‘景白1号’品种平均亩产鲜叶量

    2015年01期 v.41;No.161 6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龙泉金观音

    <正>近年来,龙泉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茶叶产业的发展,依托优良的生态环境,凭借科研院校的科技支持,成功开发独具"香、活、甘、韵"特色的龙泉金观音系列产品,相继获国际名茶评比金奖、"中茶杯"评比一等奖、中国精品名茶和浙江绿茶博览会、农博会金奖。龙泉金观音作为区域公用品牌,政府通过"茶、瓷、水"结合的系列推介活动,拥有有一定的知名度,其产业已成为龙泉山区农村和农业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2015年01期 v.41;No.161 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1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2014年度茶树育种技术发展报告

    梁月荣;乔如颖;郑新强;陆建良;赵东;

    本文综述了2014年度国内外茶树育种技术研究进展。国外在茶树育种鉴定技术研究有较大进展,开发了超高压液相色谱(UHPLC)和近红外反射光谱(NIRS)技术快速检测茶树品种样品的儿茶素类等品质成分,开发溶剂辅助香气蒸发(SAFE)技术检测茶叶的香气物质以及酶技术鉴定茶树品种抗茶叶轮斑病的能力。我国茶树育种的重要进展主要在:古茶树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技术研究、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茶树育种鉴定中的应用以及新品种选育和品种保护。

    2015年01期 v.41;No.161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4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泛论浙江茶园无性系良种化

    刘祖生;赵东;

    本文首先概述改革开放30多年来,浙江省茶园无性系良种化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及其对茶产业发展的重大作用。其次,针对当前在无性系良种化进程中出现的某些似是而非的观点进行了讨论。最后,针对浙江茶产业发展现状,就如何更好地推进茶园无性系良种化提出了几点意见与建议。

    2015年01期 v.41;No.161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茉莉花茶挥发性物质的SPME萃取条件优化研究

    卢健;傅得均;吴东芬;刘瑜;骆耀平;

    为建立茉莉花茶挥发性物质的SPME/GC-MS快速测定条件,本研究利用干茶法研究了SPME萃取条件中试验用茶量、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三个因素对茉莉花茶萃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茉莉花茶挥发性物质的SPME优化萃取条件以在50 mL萃取瓶中,用茶量为2.5~5 g,置于60℃水浴中,萃取时间为40~60 min合适。

    2015年01期 v.41;No.161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K]
    [下载次数:2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不同施肥方式茶园试验初报

    周慧敏;郑生宏;

    2012-2013年,在龙泉市八都镇瀑云茶场开展了茶园不同施肥方式大田比较试验,试验以人工开沟施肥、人工撒施和机械犁耕施肥为基础,设4个不同施肥处理,对新梢发芽密度、百芽重以及鲜叶产量和主要品质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人工开沟施基肥和追肥处理的春茶新梢具有较好长势,其春梢发芽密度和鲜叶产量均明显高于其他处理;4种施肥方式对新梢百芽重和鲜叶品质成分影响不明显。

    2015年01期 v.41;No.161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茶叶感官审评方法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分析

    尹志;胡冬;

    本文主要以GB/T 23776-2009《茶叶感官审评方法》为分析基础,结合茶叶审评实践,对茶叶感官审评方法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阐述和探讨,主要包括:茶叶分类分级体系不明确、级别判定方法不合理、审评人员数量问题、消费者参与不足、部分品质评语含糊以及七档制合格判定方法缺乏可操作性等,对各个问题分别给出了参考性的改善建议。

    2015年01期 v.41;No.161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7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论六堡茶的选购——基于认证对茶叶质量安全的保证作用

    吴平;

    为了解决选购六堡茶只重视感官指标而忽视卫生、安全的问题,本文介绍一般茶叶标准和六堡茶标准,指出产品标准的规定是不全面的,而认证则是对其不足的必不可少的补充;比较强制性官方认证、自愿性管理体系认证和产品认证对茶叶质量保证作用的差异,分析影响认证有效性的内、外因素,阐述六堡茶保健功效及其质量的鉴别方法等。同时指出,茶叶的感官质量是建立在卫生、安全基础上的,在选购六堡茶时,若只关注感官指标而不重视其卫生、安全,是本末倒置。选购六堡茶要从生产企业的认证情况、购买目的、品鉴水平、经济条件、贮藏条件、策略、技巧等方面综合考虑,才能选购到既卫生、安全,感官指标合适又经济的产品。

    2015年01期 v.41;No.161 19-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7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制茶专用油脂对龙井茶品质及脂肪酸组分的影响

    范方媛;刘骥强;陆德彪;龚淑英;杨节;唐德松;陈萍;何乐芝;金晶;

    本文针对不同用量的制茶专用油脂对龙井茶的感官品质、物理性质及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制茶专用油脂在茶叶炒制过程中对降低成茶碎裂程度有一定作用,添加量在0.3%时具有较好效果;处理组感官审评表现为外形色泽较绿润,香气高爽,略带花香,汤色嫩绿明亮,滋味较醇,表明制茶油能够提高茶叶内在品质,但过量使用使茶叶表面油脂氧化程度加重,不利于茶叶贮藏保鲜;制茶油的应用不会影响茶叶主要脂肪酸的组成,但能够影响成茶脂肪酸含量分布,尤其是棕榈酸、硬脂酸、油酸等含量的增加,推测与成茶内质提高有关。

    2015年01期 v.41;No.161 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茶文化产业建设与发展研究

    龚永新;

    茶文化产业是本世纪出现的产业新概念。作者从茶文化产业概念的提出与完善入手,就茶文化产业发展的价值前提、茶文化产业的形成与分类、茶文化产业发展的主体与实践以及我国茶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动中国茶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2015年01期 v.41;No.161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13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景宁山地茶园夏秋茶机采技术应用与推广

    包佐淼;袁航;张丽芬;刘祝安;黄民奎;

    概述了茶叶机采技术在景宁山地茶园实施的基本情况。从选择适宜的地点、品种,培育适宜的采摘面等5个方面介绍了项目主要技术措施。从有效解决采摘难,提高夏秋茶利用率等3个方面概括了机采技术在山地茶园中推广应用的综合效益。并对项目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进行了探讨。

    2015年01期 v.41;No.161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茶为产业 致富百姓

    包建丰;刘林敏;

    本文简要论述了松阳茶产业的现状,着重探讨了松阳茶业发展的道路,其主要经验是宣传启动了松阳茶业,科技振兴了松阳茶业,市场造就了松阳茶业,政府扶持了松阳茶业;展望未来,茶文化将引领松阳茶业,深度开发将提升松阳茶业。松阳茶业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赢,致富了松阳百姓。

    2015年01期 v.41;No.161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光辉灿烂的象山茶文化

    何莲;张易;张其生;

    本文研究探讨了丰富而独特的湄潭茶文化元素,高举象山文化核心品牌的软实力,为产业服务,助推湄潭茶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湄潭茶业稳步前进。

    2015年01期 v.41;No.161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汉中红茶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刘黎;张锡友;胡春学;蒲国涛;

    本文介绍了汉中红茶生产现状,分析了红茶生产的现实意义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了发展对策,旨在为今后汉中红茶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参考。

    2015年01期 v.41;No.161 48-4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弘扬茶文化 推广茶培训——以中国茶叶博物馆在杭中小学教师免费茶艺培训项目为例

    沈国琴;

    中国茶叶博物馆自2008年起,整合自身教育资源,开展在杭中小学教师免费茶艺培训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为茶文化培训拓展了新的模式。

    2015年01期 v.41;No.161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2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人面不知何处去”——吴觉农与安徽茶人俞海清和戴啸洲

    吴宁;

    茶人俞海清(1901-1933)和戴啸洲(1900-1953)是吴觉农先生在芜湖二农任教时的学生,1923年,他们与吴觉农在浙江四明山办茶场试验蒸青和机制茶,以后又在上海商检局任职,俞海清试制宁红,戴啸洲在武汉商检局工作直到去世。本文根据近年来所收集的资料,追忆俞海清、戴啸洲先生的几件往事。

    2015年01期 v.41;No.161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细品香茗 品悟人生

    潘根生;

    品茶时一种高尚的艺术享受。品茶既要品之味,更要品其魂。细品茗,悟人生,人生如茶,茶如人生,在品茶中领悟和培植正确人生观。

    2015年01期 v.41;No.161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

期刊名称: 茶叶
创办日期: 1957年2月
主管部门: 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浙江省茶叶学会,中国茶叶博物馆
刊期: 季刊
电话: 0571-86971256
Email: chaye@zju.edu.cn
国内统一刊号(CN): 33-1096/S
国际标准刊号(ISSN):0577-8921
 
访问量:7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