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

  • 对發展浙江茶叶生產問題的商榷

    唐力新;

    <正> 一解放前后的茶叶生产情况浙江栽培茶树历史悠久,产茶区域远在唐朝时候就有相当规模。目前,全省88个县市中产茶的县市就有74个,经营茶叶生产的农民有80多万户,200多万人。因此,茶叶是浙江山区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之一。根据1951年对35个县163家典型茶户的调查,茶叶收入平均占农业总收入的28%,茶叶集中的产区,收入达80%以上。

    1957年03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目前花茶生產上的几个問題

    朱龍文;

    <正> 花茶是中国所特有的茶类,制造历史有已一百多年,主产于福州,主销于华北和东北。抗日战争以后,产量一直下降,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花茶生产得到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重视和扶持,产量逐年上升,生产技术也有显著改进,采用

    1957年03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我对“为茶樹所需要的营养問題進一言”一文的三点不同意見

    王家斌;

    <正> "茶叶"第二期上刊登了刘祖香同志的"为茶树所需要的营养问题进一言"的文章。作者(指刘祖香同志,下同)指出:苏联科学家李森科创立的"植物阶段发育理论",经实验结果,证明李森科院士的阶段发育理论不但同样适用于多年生技术作物的茶树,而且运用这一理论可以有效地掌握多年

    1957年03期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雲南大叶茶在四川省推廣的前途

    呂允福;

    <正> 一推广栽培云南大叶茶的经济意义云南大叶茶产在我国云南省南部西双版纳自治区车里、佛海、南峤及西部凤庆、缅宁、昌宁、保山诸县亚热带地区。它的植物学特征是叶大而薄,叶端尖锐,叶脈10对以上,树冠高大,野生呈亚乔

    1957年03期 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1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浙江平陽云南大叶种茶樹調查报告

    刘祖生;俞永明;

    <正> 一前言云南大叶种茶树是我国优良的茶树品种之一。这种茶树的产品具有优异的品质,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崇高的声誉。它不懂在色、香、味等品质上有着独特的风格,而且其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也超过一般品种。据中国茶叶分级研究小组1954年分析结果:滇红水浸出物含量为45.01—47.93%,单宁为12.02—15.70%,茶素为3.66—4.16%;而普通红茶的水浸出物平均含量约为40%,单宁含量为8.0—12.0%,茶素为2.29—2.31%。同时,云南大叶种的生长期长,芽叶大,育芽能力强,这些都

    1957年03期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1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貴州遵义大樹茶初步調查

    祝敬奇;

    <正> 贵州省遵义专区茶树栽培历史悠久,产区遍及全区十三个县市,茶树品种有乔木大叶种、灌木小叶种及大叶种和小叶种杂交成的中间型种。近六年来,我在工作中对大叶种的分布情况及其特征与特性和栽培方法进行了初步调查,现将它整理出来,供茶叶界同志研究品种及栽培方面参考。如有错误之处,尚望指正。

    1957年03期 1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茶園間作对茶樹生長的影响

    刘云鹏;

    <正> 一前言茶叶,是我国最大的特产之一,栽培面积遍及云南、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贵州、江苏、河南、陕西等15省。在这些省内,不论那一省,也不论是高山与丘林茶区或平地茶区,都有间作习惯。有的是与

    1957年03期 16-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6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茶叶水浸出物含量与品質关系的初步研究

    府慧君;

    <正> 自从我局响应向科学进军号召以后,我们对茶叶品质检验方法进行了研究,认为分析化学成分,探求茶叶成分与品质的相关性是改进品质检验方法的一个途径。但是茶叶成分很复杂,包括茶素、单宁、水浸出物,纤维素,蛋白质,果胶,醣分,灰

    1957年03期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7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揉捻处理試驗

    宋孟光;

    <正> 揉捻在紅茶初制中是四个主要工序之一。它不僅使萎凋叶揉捻成条,構成外形緊实的条件,更重要的在于揉破叶細胞,促使鞣質氧化,形成紅茶所特有的色香味。因而揉捻处理的得当与否,也是紅茶内质优劣的一个关鍵。揉捻程度的主要标誌是細胞破碎率。按照苏联生化管理指标,三号叶的細胞破碎率应达到了8—85%;今年紹兴紅茶初制厂的生

    1957年03期 2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对平江茶厂飄篩机的改進初步意見

    薛运鳳;

    <正> 一前言飄篩是普通手工茶篩,系利用原料对空气縱向阻力的不同而藉以分級。工作时,兩手間歇拋起篩子,使其作間歇升降与間歇旋轉运动。前者的作用

    1957年03期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3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紅茶不萎凋試驗报告

    張堂恆;

    <正> 一工作人員 (一)制造:張堂恆(浙江農学院)、呂樟見(紹兴紅茶初制厂)、方淳(浙江日报)、蔡連明、吳寿礼、盧柏森。 (二)生化檢驗:盧世昌、徐梅生(浙江農学院)、濮文映、茹水仙(紹兴紅茶初制厂)、賀惠珍(紹兴紅茶精制厂)、盧柏森。 (三)品質审評:張堂恆(浙江農学院)。 (四)资料整理:張堂恆(浙江農学院)、宋孟光(上海商品檢驗局)、黄素梅、叶敏。

    1957年03期 3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0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囘山所見

    凌光漢;胡坪;潘爱珍;

    <正> 这次我們在新昌縣囘山这个海拔500公尺以上的高山古地茶区,發現了几个耐人尋味的問題。我們邀请了几位年逾花甲的老茶農和一些采茶妇女,分别進行了座談,并实地作了一些观察和訪問,現在把見聞所得寫出供大家参考。

    1957年03期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9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关于浙江十里坪農場三年來幼齡茶園中耕除草的总結

    王國華;

    <正> 一前言解放后全國各地發展新茶圃面積很大,如浙江現有新茶園20余万畝,垒省計划在1957年开垦新茶園125,900畝,至1962年开辟300,000畝。所發展的这些茶園,絕大部分均采用条栽密植,茶齡幼小,故不能采用过去点播的旧茶園的中耕除草方法來管

    1957年03期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一种簡便的茶苗包裝方法

    童啟慶;孙祖美;

    <正> 近來有些省的茶叶試驗站、茶場、学校等單位,都在向福建省輸入無性繁殖的品种茶苗,因此如何進行苗木的包裝运輸,以达到茶苗的最高成活率,是一个值得探討的問題。

    1957年03期 4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輪流分批采摘經驗介紹

    袁永浩;

    <正> 荣獲全國農業增產模范單位的安徽省歙縣黄山長潭茶叶生產合作社,在今年春茶生產中進一步实行生產改革。在長潭生產隊中全面实行了先進的茶叶輪流分批采摘方法,結果証明这一方法是增加茶叶產量、提高茶叶品質、節省人工、降低工本和改進茶叶生產管理的重要关鍵。

    1957年03期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黃花羽扇豆

    葛敬应;

    <正> 茶園中种植綠肥,不僅能增加幼齡茶樹和咸园中土壤的腐植質,解决当前商品肥料和其他肥料的不足,也是逐步減少和消滅茶園間作后的填充作物,其种类不亞数十种。羽扇豆是耐多性多年生或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其学名为Lupinus,L豆科,

    1957年03期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安吉農場大面積茶園青叶驗收工作的初步經驗

    沈正明;

    <正> 浙江省地方国营安吉农埸于1953年种植了3000余亩茶园,经四年来的栽培管理,今年已经可以收获。自4月27日起至5月20日止,已采摘了春茶;于6月10日起至27日止,采摘了夏茶。象这样大面积茶园的全面同时开采,在国内来说还是首次,因而这是一项新的工作。我在此参加了青叶检查验收

    1957年03期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獅峯社的茶叶五年五包生產責任制

    汪紹裕;

    <正> 1956年6月间,建德县下包乡狮峰高级社建立了茶叶五年"五包"生产责任制。就是把茶园划归各生产队负责管理,五年内固定不动,实行社对队的包工、包产、包肥、包价、包本;并确定分年度的"五包"定额和数量。

    1957年03期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殺青

    楼定明;俞亦飞;

    <正> 嵊县是著名外销园茶产地,年产干毛茶45,000担。园茶特点是化工很大,技衍性高,一担干茶从肥培管理到采摘初制就要40工,加上采茶季季正是农忙,所以过去茶区流傅着"采得茶来秧已黄,种得田来茶又老"的农谚,由于劳力紧张,就造成了采摘粗放和粗制滥造的习惯,因而茶叶香气不高,汤色混浊。杀青,是决定绿茶品质优劣的首要关键

    1957年03期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苏联阿塞尔拜疆凌科蘭地区矿质肥料对茶园产量的影响

    P.K.古西依诺夫;王庆余;

    <正> 阿塞尔拜疆的茶叶事业是在很短的一个时期内发展起来的,年年改善管理从而提高了茶园的产量,在凌科蘭阿斯达里地区已有了不少的三丰产茶园和卓越的茶叶能手们在每公顷土地上获得了4,000—5,000公斤的茶叶鲜叶产量。

    1957年03期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绿肥对维护茶园土壤肥力的作用

    王庆余;

    <正> 全苏茶叶及亚热带作物研究所用试验证明了,幼龄茶园的绿肥有很大的效果,使土壤肥力得到长久的提高,在种绿肥后的12—15年之内,茶园的产量平均每年增产18—23%。同时生产实践也证明了,茶园中用粪液作追肥或者施用廐肥以及各种泥炭堆肥,也同样能使其土堆肥力得到相当大的和长时期的提高。

    1957年03期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绿肥能提高茶树的越冬性

    Н·П·別尔其科夫斯卡婭;H·M·维里斯基;余青;

    <正> 乌克藏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科学院植物园曾经进行了三年的试验,研究营养对茶树风土驯化的影响。试验设在外喀尔巴阡省穆卡契夫区拉夫卡村的地段上。那里一年中有9个月气温在零度以上,这保证有长的生长期。根据多年的资料,年平均温度是9.5°,最冷月(一月)平均温度1.7°同时这个月

    1957年03期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用苔鲜缽幼苗补植茶园

    П·Г·伏达契柯略;A·M·伏沙乐未特兹;俞永明;

    <正> 茶园中补缺是植茶业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到现在为止生产上所介绍和规订的各种茶园补缺方法有: (1)在不同年令茶园缺行中用播种茶籽的方法补植;(2)在专门的苗圃中培育2—3年的苗木来补植;(3)用大茶树移栽补植。在生产实践上虽然有如此多种方法补植茶园,

    1957年03期 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国外茶叶文献摘要(1950)

    張堂恆;盧世昌;

    本刊自本期起闢国外文献摘要一欄,介紹世界各国茶叶文献,文献自1950年起,按文献發表年分編輯,分苏联,印度,錫蘭,印尼,日本,东菲及其他等國别,在同一國别內,本文献按总类,栽培,制造,化学審評及其他依次排列,为便于不懂外國文的讀者阅讀;原文作者及文献名称都譯为中文,作者的名字取其英,俄文的原名或譯名的第一字母,日文则用原文,每篇扎要排印次序为:题目,作者,文献來源,發表年分,卷,期,頁。摘要内容。世界茶叶文献很多,为限于篇幅,摘要文字尽可能做到精簡扼要。本期系1950年文献,以后將在本季刊按期逐年登载。本文摘欄由张堂恆,盧世昌主編,除有关化学方面文献由盧世昌員责編譯外,其他方面由張堂恆編譯,並欢迎大家提供文献摘要资料或譯稿。編者——1957.8

    1957年03期 63-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6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印度大吉嶺茶园的面貌

    应;

    <正> 大吉岭是英语(Darjiling)的译音。实际名称系西藏语音所转译而成,意思是天空雨神所在雷电发号之地。顾名思义亦符合当地地势气候情况的。

    1957年03期 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

期刊名称: 茶叶
创办日期: 1957年2月
主管部门: 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浙江省茶叶学会,中国茶叶博物馆
刊期: 季刊
电话: 0571-86971256
Email: chaye@zju.edu.cn
国内统一刊号(CN): 33-1096/S
国际标准刊号(ISSN):0577-8921
 
访问量:78173